【光明时评】提升科创能力,彰显高校使命担当

Nov 20, 2025 IDOPRESS

【光明时评】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并把“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列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全会强调,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这一系列部署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战略支撑。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加剧,技术壁垒与竞争日趋激烈,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务。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应当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坚定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决心信心,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和“十年磨一剑”的顽强意志,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努力把“重要结合点”变为“关键增长点”,更好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我国科技事业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历史性跨越,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面向“十五五”,高校要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科技创新全过程,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通过“有组织科研”打破院校壁垒、整合优势资源,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从“分散作战”转向“体系化布局”,打造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导向的“大科学”研究模式。比如,近期清华大学联合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成功利用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通过火焰合成高性能纳米材料,此次实验的成功为人类长期地外探索中利用星球本地资源直接制造关键材料提供了全新方案。这正是高校面向国家深空探测重大战略,协同攻克前沿技术瓶颈的生动写照。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