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用AI造假图骗退款乱象 侵蚀社会诚信。AI造假行为对社会诚信造成侵蚀,最终导致消费者信誉受损、平台规则收紧,这种投机行为没有赢家。
近期,在“双十一”热潮过后,多位电商卖家反映遭遇了利用AI伪造商品瑕疵以骗取“仅退款”的情况。例如,某服装店客服瑶瑶表示,有顾客声称收到的连衣裙领口严重脱线,并附上了一张图片。但实际来看,这张图片的光线角度与整件衣服的光影明显不符,且边缘存在典型的AI生成痕迹。尽管如此,该顾客仍坚持要求仅退款,这让人难以接受。
类似的情况还包括:买家提交的图片中新鲜水果发霉变质;全新连衣裙在售后申请时却呈现出大面积污渍和破洞;完好无损的皮鞋在买家仅退款时变得鞋底开胶鞋面掉漆。今年8月,西安一陶瓷店店主也遇到过类似情况,买家称杯身有裂纹并申请“仅退款”,但经AI检测工具分析,系统显示该图片“92%概率为AI生成”。
部分消费者熟练使用AI工具,如果指令足够细致,最终生成的图片仿真度极高,几乎难以辨识。一些店铺的电商客服团队已经开始将如何识别AI伪图作为新的培训课题。此外,“仅退款”已衍生出相关的灰色产业。有人通过支付学费学习“仅退款”的窍门,并宣称一个账号约可成功退款30次,甚至展示了学员“累计获利2000元”的成果。

律师指出,消费者利用AI伪造商品有问题的图片申请退款可能构成多个领域的违法。电商平台在处理退款争议时应按照协议约定履行审查程序,保护商家和消费者权利。若违反义务给任意一方造成损失,电商平台应当承担责任。